bandao网站·(中国)官方平台

集团新闻

我国大学英语名字翻译的太随意老外im体育很难明白

发布日期:2023-07-14  来源:

  im体育我们大学的英文翻译名字还是为了对外交流,如果母语是英文的人,一下子看不懂,还需额外解释才能明白是什么大学,那就没有达到对外交流的目的。现在我们大学的英文翻译是乱草丛生,杂乱无章,不仅方位词的音译和意译让人错乱,许多学校英文名中代表学科和特色的词,也译得千奇百怪。

  我们不知道为啥上海交大的交通是“Jiao Tong”,而其他交通大学的交通是“Jiaotong”,这个细微差别虽然费解,但好歹不重要。关键是为什么交通不翻译成“Transportation”,而是直接音译成“Jiao Tong”?

  一些交大的同学解释,交通来源于《易经》“天地交而万物通,上下交而其志同”。这个表述,也是上海交大原校长张杰在2012年作出的“官方解释”。与平时我们理解的交通运输的“交通”不一样,出自《易经》的“交通”更加广义、大气,后者则相对狭义一些。

  国内众多交通大学的前身是1921年成立的归属中华民国交通部的交通大学,彼时交通大学的英文名就叫 Chiao Tung University(邮政拼音)。因此,交通大学的交通其实来源于曾经的主管部门中华民国交通部。

  至于为什么使用音译而不是意译,主流的说法是,从一开始民国成立交通大学的目标,就是要把它建设成为一个不仅限于交通学科的综合型大学。

  但无论如何,交通大学“交通”的含义都并不仅是英文 Transportation 所能涵盖的,音译成 Jiao Tong,确实扩大了内涵,在对外交流的过程中,会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实惠。

  据说是因为人们对 People 这个词理解的方差太大:有人认为 People 带有政治色彩,含义过于宏大;有人则认为 People 在国外有类似社区大学的含义,听起来很low。

  再说说中央民族大学,一开始叫: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Nationalities 又有国籍 的意思,显然不合适。网上有人解释说:因为民族这个词是民国时期直接从日文引进来的。在英语中Nationality一般多指国籍,因为西方社会大多数都是民族国家制,一个国家只有一个民族,或者是在政治上不承认民族,用公民代替民族以减少差异减少分歧。解放后,国家为模仿苏联的民族政策,根据斯大林对民族的四个共同进行了民族识别,在中国原本的五个民族之外又识别出了五十一个民族。而民族政策又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挂钩,享受很多政治权利。慢慢地被从日文中借用过来的“民族”已经无法说明当今具有政治权利的中国式民族,因此不能对应Nationality所以改成了Minzu直接翻译,表政治义。就如同中国人民大学英文为“Renmin University”,在此处的人民也是有特指的政治含义。

  问题是,当这个英文名字说给老外听时,他还是不知道这到底是个什么大学,只有进一步用ethinc groups来解释民族的含义,才能最后搞明白这是一个各个民族都有的民族大学。但是,ethnic groups又可以翻译成族群,而族群和中国的民族又不完全是一个意思。尽管它的主管单位: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已经翻译成:National Ethnic Affairs Commission,但它所属的6所大学都用Minzu做英文校名。

  来自中文汉语拼音的Renmin和Minzu在英语中都不是代表中国特定语言的特指名词,比如,Kungfu,Tea and etc.,所以,我相信在对外交往中一定还要借助其他单词来解释Renmin 和Minzuim体育,这确实有点多此一举。我国官方媒体,特别是《中国日报》在谈到民族时,多用ethnic or ethnic groups,外交部翻译司也认为英文的ethnic groups 和中文民族不是完全对应,但有很大的相似性,可以暂时借用。

  我还是希望我国教育和语言主管部门,能够把我国大学的英文名称统一管起来,制定一些原则,不要翻译得太随意了。

相关新闻
HTML地图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