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为这个问题没有争议是公认的常识,但没想到在今天还有那么多人在反智,在反常识。
很多人以为读大学是为了好就业,能找个收入更好更体面的工作,尽管这么理解也没错,但读大学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拿到入场券。
说得好听一点,读大学是区分人与人之间的唯二差别(另一个是金钱);说得难听一点,读大学是你打破阶层的唯一方式(在今天来看是这样)。
在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我们需要一切向钱看,这本身没错,今天各项生活成本都在增长,金钱成为了人们唯一的安全感。
但不管是在今天,还是在四十年前,读大学赚大钱的概率,依然要比不读大学赚大钱的概率要高得多,这是不容争议的事实。
很多人会说,这个说法有问题,四十年前刚刚改革开放的时候,小学毕业的人只要你有胆量,一样可以赚大钱,当大老板,而不是像今天这样面临就业困难的窘境。
这个说法乍一看似乎正确。但我们忘了一点是,那些四十年前已经读完大学的人,他们今天的待遇和生活是不是会更好一些?
前几年流行土豪这个词汇,土豪一词,本身就是一种贬义。土豪指代的是那些没有受到高等教育却因为时代的机遇而发大财的人,他们行事粗鄙、做事没有章法全凭个人喜好,这样的人尽管有钱,但由于知识的稀少而缺乏安全感,因此行事高调,一心想要炫富。
而那些四十年前就已经大学毕业的人呢?他们有的成为了今天高校里面的教授,有的成为了学者,还有的成为了知识网红。
往大了说,他们不仅仅兼顾了温饱,还帮助社会和人类进步,传递知识,成为知识分子;往小了说,他们自己有幸成为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代真正意义上的“中产阶级”,成为了精英阶层,有的充分的话语权和知识体系,在学术界被人们所尊重,在外界也被人们所仰望,不仅仅获得了物质上的充沛,精神上也得到了较大的满足。
也许,在今天回顾四十年前的时候,我们所有人都吃到了改革开放的红利,但第一批先吃到改革开放红利并且嗅到改革开放的人,一定是那一批大学毕业的受到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们。
换句话说,过去我们认为小学毕业也能够大有所为,但那些大学毕业的人,更能够大有所为,并且很大程度上把这种大有所为,传递到了下一代im体育,是真正意义上做到了中产阶级的传承,而不是简单的富一代这么简单。
而在今天,学历没有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得廉价。相反,学历随着社会的变迁变得更加重要。
今天小学毕业的人再想获得成功,这无异于痴人说梦。一个人要想随随便便创业,那他得会玩互联网营销,会团购、会美团、会搞会员制,竞争越激烈,对竞争者的要求也就越高,这就是为什么在今天还要继续读大学,而且要越读越高的根本原因。
从数据来看,也能够反映出今天的人们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读大学,而且还要越读越高。
国内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周六开始,报考人数比去年增加了80万。在2017年的时候,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首次突破200万,5年时间之内,这个数字翻了一倍。许多高校也扩大了“保研”生的招生比例,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部分高校拟招生推免生的占比增幅超过10%,反过来又挤压考研录取名额,考研竞争将更加激烈。
竞争越是激烈,对参与竞争的人要求也就越高。这样的道理在今天我认为已经是共识、是常识了,但依然还有那么多人在反常识,在反智。
你要是不想参与竞争,选择其实也有很多,在大理、在钟南山依然有很多人选择“避世”,一年几千元甚至更低的花费,就可以维持生活开支。
但如果你是一个“社会人”,身在社会中,那你必然要面对竞争,参与竞争。这也就导致,你得变相提高自己参与竞争的能力,而辨别一个人能力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学历。
当然,现实问题也是我们应当去面对的。现在的大学生就业的确比过去要艰难一些,但艰难的不仅仅是大学生。
如果大学生就业已经非常艰难的话,那大学生下面的大专、中专、乃至高中生、初中生的就业又该如何?
他们的现状是,甚至找不到一家大规模的公司愿意要他们,因为明面上的招聘规则就足以把他们压制得死死的,本科以上。
他们甚至不在公司的考虑范围之内。他们是被职场、被公司所遗忘的一群人。他们的就业只能选择工厂、技术工作、销售岗、外卖等一些要求不那么高的工作。
除了明面上的就业问题,读大学更重要的东西,还是拿到我在前面所说的入场券。
书香门第是一个类别,农民子弟工是一个类别,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职业却有收入高低之分。
在可见的未来,我们是这样,还达不到发达国家那般不同职业收入高低维持在一个可预期的收入水平。
也许你还没有关于阶层的明确意识,但你能够明显地感觉到,当你去参加在大城市里读书孩子的家长会时,你会感到,你跟别的家长是不同的,或者说,别的家长跟你是不同的。
当你进入一家大型商场的时候,或者进入一栋高档写字楼的时候,你会感到明显的不自知,而这种不自知,除了源自于你环境给你的自卑之外,还有一部分因素,其实就是阶层的差别。
当我们在说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时候,当我们在说大学生毕业参加工作的薪资还没有进厂高的时候,我们说的是什么?
我们说的都是现在,说的都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我们容易忽略的是时间的力量,我们容易忽略的是用一个足够长的时间跨度来看大学生毕业后的收入和那些没有读大学的收入差距。
如果我们看得足够远,你会发现,大多数大学生以后的生活水平总是会比那些没有读大学的人的生活水平要高得多。
如果你发现没有高出很多,那么只有两个可能,一个是经济足够发达,像瑞士、挪威那样,还有一个可能是,经济结构出现了较大的问题。
大学生就业难,也许问题并不在读大学上。你不能说大学生就业难,就得出不应该读大学的结论,这不是因果关系,只能说这是相关联的。
根据世界银行22日发布的《中国经济简报:经济再平衡——从复苏到高质量增长》来看,报告预计今年中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将达到8.0%,2022年增速为5.1%,较此前的预测下调了0.1%和0.3%。
对此我们需要明确的一点是,经济增长的确不像过去的双位数增长了,这是事实。但纵向对比来看,我们依然是经济增速较高的国家。
在竞争愈发激烈,经济增速放缓的一个时代,我们更需要提高我们的竞争力,而不是说什么不读大学这样的话,这跟躺平可能没什么区别。
考虑到未来愈发固化的可能,我们在当下更需要读大学,更需要抓住一切机会向上爬,因为这样的机会正变得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