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dao网站《哈佛散记与经济学的亲密接触》,张晓晶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出版,定价28.00元
1636年创办的哈佛大学,不知不觉中已走过几个世纪的春秋,从一所只是移民办的学校,到今天已举世闻名。因为在这所早于美国成立的古老大学里,先后诞生了约翰亚当斯、富兰克林罗斯福、约翰肯尼迪、乔治沃克布什、巴拉克侯赛因奥巴马等8位美国总统,还培养出了40位诺贝尔奖得主和30余位普利策奖得主。
如今,哈佛大学已经成为拥有40多个系科、100多个专业的大型院校,它不再是美国学生的专属地,也已经成为全世界各国精英们的向往之地。与此同时,也成为国内外出版商竞相追逐的对象:有记述如何培养孩子踏入哈佛的书,如《哈佛女孩刘亦婷素质培养纪实》;有记述在哈佛学习生活的书bandao网站,如《大学与城市哈佛访问学术日记》、《年轻的战场:一个中国男孩的国际奋斗历程》、《走向哈佛》、《哈佛制造》等。就像其他从哈佛归来的人一样,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宏观经济室主任张晓晶在完成对哈佛大学的访问研究后,也写了一本《哈佛散记与经济学的亲密接触》。
与《走向哈佛》、《哈佛制造》一样,在《哈佛散记》中张晓晶也是通过轻松有趣的文字将在哈佛的旅程娓娓道来,但它与前两本书又迥然不同。首先,从书名上就能察觉出不同,“与经济学的亲密接触”,顾名思义,张晓晶的笔落在经济学上。开篇,张晓晶讲述了在哈佛遇到的著名经济学家曼昆。有趣的是,做过总统的幕僚、曾经从政的曼昆在很多人眼里是一位学术明星,但在哈佛他更像是一位明星老师。曼昆讲课语速快,流行语很多,因此他“给本科生开大课,听者近千,在哈佛大概无出其右”,且很多学物理的、学生物的学生因其在课堂上对经济学深入浅出的讲解和幽默感转而去了经济系。在哈佛听课,张晓晶发现,老师的课堂中有很多知识是书本上或国内的讲堂上无法获取的,如老佛里德曼的哪篇文章影响了小罗伯特卢卡斯,曼昆的菜单成本灵感来自何处,等等。而在哈佛除了听老师讲课,另一个绝佳的学习机会就是看那些经济学大师如何过招。张晓晶在几次讲座中听不同的大师阐述自己的观点,因而受益匪浅。
除了曼昆,在《哈佛散记》中我们还读到更多的趣闻轶事:张晓晶一家三口在著名经济学家本杰明弗里德曼家中度过的愉快时光;在NBER美国国民经济研究局举办的圣诞节聚会上,他机缘巧合地遇到了个儿不高、其貌不扬的NBER掌门人马丁费尔德斯坦。他用平实却生动的语言介绍了“大嘴”萨默斯如何成为学术界里的超级明星,有关现任美联储主席伯南克的褐色袜子的故事,特别回忆了胡适与哈佛之间的渊源。
你会在张晓晶这些伏笔中慢慢发现,经济学并非离我们十万八千里,经济学大师们也并非“高不可攀”。《哈佛散记》中散落着经济学的知识和理论,只是在张晓晶的叙述中没有一个公式、数字,而是生动的文字。
在《哈佛散记》回忆的文字中,还散落着远在大洋彼岸的经济学大师们眼中的中国经济问题。如谈到中国经济增长问题bandao网站,弗里德曼告诉作者,中国经济增长来之不易,但是还要关注民生,增长的钱要投入到教育科研、提高人力资本方面,而非一般性提高百姓的福利。曾在对中国西部地区考察过多次的萨克斯,针对中国北方的水资源问题提出建议,应采取新的人口定居政策,如让北方的一些人口迁移到中西部。因为哈佛大学是知名学府,自然而然地张晓晶在其留学期间还思考了国内高等教育。如他提到哈佛的学术论文的基本生产流程,以及毕业论文的问题时,说中国的论文选题容易扎堆、也总是涉及热点,而质量是否高、是否有创见就不太重要,如此束缚了学术的进步bandao网站。
在电影《律政俏佳人》中,哈佛校园里端着咖啡匆匆走过的学生,大楼前映着夕阳变得如梦如幻的喷泉,这些场景在张晓晶笔下没有。但我们却能看到排成方队的野鸭悠闲惬意地漫步查尔斯河上,被摸得光亮的铜像的左脚这些场景这些弥漫着朦胧梦幻色彩的影像,是不是勾起从哈佛大学学成归来的你的回忆。张晓晶这十多万字将哈佛美丽的“外表”下,掩藏的独一无二的魅力一一展现在了《哈佛散记》中。也许你正要背上行囊前往那里游学,也许你已经从那里学成归来,也许你与它从未谋面却倾慕已久,本书的散记都将让你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