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dao网站·(中国)官方平台

行业新闻

im体育“阅读危机”困扰K12国际学校阅读急需摆脱“急功近利”

发布日期:2023-04-24  来源:

  近日,最新的美国儿童阅读报告《What Kids Are Reading》新鲜出炉,共调查了全美22185所学校,近540万名K12学生在2021-2022学年的阅读数据,书籍统计量达1.7亿本。调查发现,二年级生均阅读量最高,约50本,而自此之后,随着年级升高,阅读量逐年降低,12年级仅5本。与此同时,教育部等八部门发布《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大力提倡、鼓励学生读书。“阅读危机”似乎同时席卷中美K12教育。

  在国际教育行业,阅读的力量不容小觑。在“弱标化”趋势凸显的当下,“刷题”的比拼正逐渐成为历史,而阅读、思考带来的个人素养提升越来越被招生官重视。在国际学校,海外升学对学生阅读的量与质、理念与方法的要求都在升级换代,“阅读教育”处于何种困境?面对痛点,国际学校做了哪些努力?在“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我们一探究竟。

  作为“网络原住民”,当今的孩子普遍习惯于与电子设备、网络资讯打交道。“读一本书”不管是作为娱乐还是学习的方式,吸引力都在降低。这种现象为教育工作者所忧心,他们普遍呼吁“阅读的归来”。特别是在国际学校,个人兴趣的挖掘导向的“个性化阅读”是一种刚需。

  北京市朝阳区赫德学校小学部校长常丽华认为,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im体育没有高品质的阅读,人的精神世界就是贫瘠的;同时,阅读能力也是所有学科学习的基础,一个孩子如果在小学阶段没有形成自动化阅读的能力,日后就难以进行深度学习,培养一个爱读书、会读书的孩子,是学校和家庭共同的责任。

  汇学天下教育科技创始人,曾担任知名国际学校校长的严俊博士提到,阅读作为一种行为习惯,本质上受家庭氛围影响大。在国际学校,小、初、高不同时段对孩子的阅读要求不一,在此基础上,不少专家都提出根据孩子的年龄、心理发展和智力水平,实行“分级阅读”的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是全学段学校,例如IB体系内的PYP、MYP到IBDP,孩子英文阅读的质与量都比较高;而如果是从公立转轨到国际高中,那学生就需要适应英文阅读为主的语言环境,相对来说,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北京启明星双语学校中学部中方校长贡明认为,小学和初中段,不论国内还是国际课程,对学生都有不低的阅读期待,但在高中段会有一些差异。如果走国际化升学道路,阅读的语种不仅包含中文,还有大量的英文,且需要明确不同国际课程对孩子阅读的质与量的要求不尽相同。

  以IB为例,IBDP阶段大学预科课程要求学生必须学习两门语言,至少一门母语,且无论是从阅读的数量还是质量,都要求学生进行广泛阅读,深度分析;但其他的主流课程如A Level、AP,学生有可能在高中阶段不选修任何语言类课程,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考试科目上。

  就IB的文学类阅读而言,课程非常注重跨文化阅读,需要学生对不同类型、时间、空间的文本进行互读,并对人物形象、思想意涵进行纵深思考。从MYP阶段的个人项目展到DP阶段的跨学科项目制学习或小论文,IB课程体系倾向于培养学生不断深入,善做研究的能力,因此也使得语言作为其学科的一种显现出了相当的深度。

  但普遍来说,国际课程对阅读的要求并不局限于语言文学类,而是各科都有所期待。不仅仅是课上提供的阅读材料,生活中的各种期刊甚至广告,都可以成为阅读的素材库,除了“读文”的能力之外,善于“读图”的视觉素养也不可或缺。

  然而,需要明确的是,阅读和写作能力并不直接关联。“学而不思则罔”,缺乏阅读后的深度思考,就无法做到真正有价值的产出。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不论是阅读的文本还是方法,其“质”的重要性都要高于“量”。从小学的兴趣阅读到初中转向学术阅读,再到高中的深度分析,始终指向的是“批判性思考、个性化表达”的教育愿景。“以终为始”,明确的期待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在阅读中打开自己,认识自己。

  在目前的教育环境下,常丽华校长认为,孩子能够自由支配的读书时间非常有限;此外,成人不爱读书的风气在社会上弥漫,加上“教育内卷”在孩子之间所造成的功利性阅读不容忽视,两者互相作用,形成不良循环。

  贡校长认为,在国际学校,中英文“双语阅读”时间不平衡是一个难题。首先,学生在学校中接触英语的机会多于中文是客观事实;其次,由于英文本身非母语,却是国际大考、海外升学的必备语言,随着年级升高,学生在英语阅读中所花的时间也远比中文多,“母语教育”受到挑战。在小学阶段,“双语阅读”的不平衡并不明显,但在中学阶段,中文阅读时间被挤压是显著痛点。

  值得一提的是,IB素来强调母语学习,母语能够给予孩子文化上的滋养和思想观念上的引领,培养兼具中国身份认同、民族自信的世界公民也是国际化学校的共同愿景。因此,如何有效地加强“母语阅读”亟需思考。

  除“双语阅读”的困境,严俊提到,首先,阅读本身就存在“个性化”需求,书目多为推荐,并未被纳入课程标准体系,因此,学校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和方法来为孩子制定阅读计划。其次,鼓励阅读其实就是“将时间还给孩子”,而这一点在课上做起来难度不小,需要课下创设环境和各种文化硬件的支持。

  首先,应尽量减少书面作业时间,让孩子有时间阅读,同时,采取各种形式鼓励孩子阅读,以学段为例,低段的阅读存折、中段的百万阅读挑战、高段的以阅读作为工具进行研究性学习等。

  其次,给每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提供适宜性最强的书籍,阅读是一辈子的事情,一年级就开始读简化版的四大名著,对孩子的精神发展并不一定有利,遵循从绘本到桥梁书,再到儿童小说、科学、历史、科幻等门类的阅读阶梯或许是更佳选择。

  最后,作为孩子的一大成长场所,学校需要打造良好的阅读氛围,鼓励每一个老师做“爱读书的人”,言传身教地引领孩子走上“悦读”之旅。

  严俊说,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图书角、阅读课自不必说,更重要的是学校需要打造“阅读友好”“儿童友好”的校园,让孩子随时随地可以看到书,能够读到书,拉近孩子与书的距离。其次,图书馆需要调查孩子的兴趣,馆藏量需要有一定保障,并做好“分级阅读”的准备。而在人员上,教师和家长的阅读也要同步推进,这样才能形成多途径、多环境的阅读氛围。

  在“新课标”引领下,作为拓展型学习任务群之一的“整本书阅读”,是对语文课程中单篇阅读、群文阅读的必要补充与提升,是培养学生终身阅读能力的必由之路,也是全面提升学生语文课程核心素养的必然要求。因此,“沉浸式”的“整本书阅读”需要更多地融入课程。

  此外,学校需要打造“书香校园”的文化氛围,大力发挥图书馆的作用,定期更新书单,开展新书分享会,在小学阶段实行文本赏析为主的图书馆课。除了推荐适合孩子的书单外,更要经常开展“共读“活动,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不仅如此,阅读大赛、二手书交换市场等日常活动也是有趣、有效的途径。在比赛中,孩子的阅读量攀升;而在交换活动中,孩子们的闲置书籍不断流通,也能够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

  除了学校,打造立体化的阅读氛围也离不开家长的参与。家庭陪伴式阅读并不一定指向亲子共读同一本书,而是家长在孩子身边读书,起到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效果。目前,也有越来越多的家长在思考家庭内部“阅读课程”的必要性,但其实“静默式”的陪伴,阅读氛围的营造就足够让孩子受到熏陶,自主地开启属于自己的阅读之门。

  ChatGPT的到来,对教育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阅读也不例外。对此,贡校长认为,IB一直以来都强调对新事物的包容。今年二月,据英国《卫报》报道,IB首度公开允许学生使用ChatGPT写论文。IB评估原则和实践负责人马特·格兰维尔称,这一技术不应当成为威胁,人们必须接受它会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

  贡校长提到,ChatGPT的出现是挑战,也是机遇。在“知识大爆炸”的背景下,未来社会对孩子的思考力、判断力、创新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除了“陶冶情操”式的文学类阅读外,媒介素养、批判性阅读需要被更多关注。而孩子们也将发现,高阶思维的不断发展,才能更好地驾驭新兴技术。

  贡校长说,阅读能够极大提升孩子的精神世界,开拓视野。尽管现在各地旅行已经放开,越来越多的孩子正在“行万里路”;然而,阅读始终是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感受人文文化、各地风情等最便捷的途径,换句话说,阅读其实就是了解世界成本最低的方式。“随手打开一本书”“随时阅读一本书”的习惯一旦形成,将终生受益。

  “知识大爆炸”时代,人们吸收知识的方式越发多元,然而,不论通过何种途径,想要获得高质量的知识,往往离不开扎实的纵深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

  当今,渐渐不再读书的成年人却始终为孩子可能“重蹈覆辙”而感到忧心。在“一分钟带你读完世界名著”的“倍速”时代,被剥夺了体验和深度的“浅阅读”正在青少年群体中大行其道。

  然而,抛弃了批判性思考的“科普式”阅读是否只是沦为一种社交谈资?在“全民阅读”的呼吁下,不仅是孩子,我们也需要时刻提醒自己,打开一本书,读完一本书,让书籍自然而然地成为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相关新闻
HTML地图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