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体育·(中国)平台

集团新闻

人工智能如何促进教师发展?北京外国语大学用行动来回im体育答……

发布日期:2023-05-26  来源:

  im体育人工智能如何促进教师发展?如何在传统教学与人工智能之间找到最佳结合点?如何引领教师积极拥抱新技术?作为教育部首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唯一试点高校,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探索或许能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些借鉴和启发。

  “那是3年前的教师节,2019年9月10日,我和学生都是第一次在智能教室上课,窗帘和灯光都是自动的,教室里的几块屏幕可共享也可独立展示小组讨论内容……整个过程学生参与度很高、互动性很强,效果特别好。”第一次使用智能教室时的许多细节,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学院教师徐丽莉在3年多后的今天依然清楚地记得,因为那天的课堂效果与之前对比太明显了——大四学生面临毕业,压力大,让他们上课全身心投入非常难,可那天有了智能教室这个强大的“课堂助手”,毕业生也能全身心投入到与徐丽莉的教学互动之中。

  在这间智能教室里,许多教师也有与徐丽莉同样的感觉,这个地方渐渐成为大家上课的“首选”。从2018年8月开始,作为教育部首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唯一试点高校,北京外国语大学就在探索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路径,从成立人工智能与人类语言重点实验室到研发“教师智能教育素养提升平台”,人工智能让学校教师对自身角色以及教学都有了深刻反思,也给学校教育教学带来了一场静悄悄的改变。

  “我并不是技术达人,但我喜欢尝试新事物。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这是最有效的方式。”

  “智能教室”的讲课经历结束后,徐丽莉没有停滞,而是爱上了这块屏幕,她会反复去试验,看看哪些功能符合自己的需求,并最终爱上了“思维导图”模块。采访过程中,徐丽莉站在屏幕前,双手轻轻地在屏幕上比划,根据课程内容进度不断对思维导图进行修改完善。那一刻,徐丽莉好似被赋予了魔法的魔法师,让教学变得高效、清晰、便捷,而且有趣。

  北京外国语大学一直注重学生思辨思维的培养,倡导沉浸式外语学习,无论教师还是学生,这种需求和愿望都很强烈。因此,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人工智能技术深入课堂的参与者,推动着教师教学的改变。

  学生接受新鲜事物比教师快,智能教室的许多新功能都是学生帮教师解锁的。徐丽莉记得第一次请学生作小组报告,4个小组有的拿个笔记本就上去了,有的用手机和PAD展示,还有的做了PPT,都使用无线投屏技术进行分享,数据源设备各不相同。但下次再请学生展示,徐丽莉发现学生自动对标上次展示最好的小组,竟然都做了PPT分享小组讨论成果——技术手段和环境激励着学生和教师一起改善教学过程。

  对此,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魏伟深有同感,作为热门选修课“英语播音与主持”的执教者,魏伟喜欢在教师智能发展实验室进行授课。在这里,他可以创设多模态、高仿线D虚拟仿真语言文化学习场景,学生通过绿幕和广电级别的非线编系统,可实时置身于形态多变的虚拟舞台,面对台下成千上万观众开展沉浸式演讲训练,演练时的语音、语调、语流等可被语音识别系统实时评价。

  “想象着自己站在联合国的舞台上,代表中国进行演讲,这对于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心理素质是很大的考验。”让魏伟欣慰的是,一位新生原本内向羞涩,从不敢上台表达,就是在这间实验室里受到了“实战训练”,现在已经成为小有名气的主持人。

  这间实验室也是北京外国语大学意大利语教授李婧敬的“心头好”。李婧敬教的是意大利文化简史,她会给学生展示一系列探究问题,让学生在实验室里“成为”著名诗人但丁,站在佛罗伦萨教堂门口遇到心爱的女子,在真实的环境下感受诗意从何而来。

  一次偶然的机会,李婧敬正要上课,智能教室由于意外停电了,那一刻李婧敬有些慌乱,她突然意识到:“难道我对技术产生了依赖?没有这些技术手段,我就上不了课了么?”她迅速切换授课模式直到教室恢复供电,一节课下来,没有了技术的“加持”,她感受到“教师的作用不可替代”。

  经过这次“事故”,李婧敬对教师的智能化素养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教师不能被技术手段绑架,而是要想办法驾驭它,“老师不是机器操作员,而是要选择使用适合的功能”。

  这也是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孙有中教授的观点——人工智能要服务于教学的核心部分。

  从1.0版本到3.0版本,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智能教室还在不断迭代升级,比如“教师智能发展实验室”,因为有4K高清录播、远程教学、虚拟教学、观察教研等功能,被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副院长张莲称为“最好的屋子”。

  为什么说它是“最好的屋子”,因为这间实验室不只是能“上课”,还可以“联合教研”。“虚拟教研室”是北外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的又一探索——教师围绕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教改需求,构建具有明确主题和共同愿景的“教研共同体”,在原有教研室基础上构建了七大虚拟教研共同体(教研室)。张莲牵头的“大学思辨英语虚拟教研室”就是其中之一。

  传统的外语类教学比较看重语言技能,花费大量时间打磨听说读写等技能,常年用简单的内容、缺乏结构与系统的知识喂养学生,致使学生的思维深度不够,但思辨这种高阶思维就显得比较缺乏。为了应对“思辨缺席症”,孙有中在2006年提出“思辨英语”这一概念,到2018年推出全套16本教材,全国40多所高校参与其中。据了解,目前全国已有350多所学校使用这套教材。

  如何让这么多教师快速理解和使用教材、与来自全国350多所学校的教师进行虚拟研讨,孙有中提出了云教研的构思。北京外国语大学信息技术中心依托企业微信定制开发了云教研平台,教师使用移动设备可进入学校移动应用门户企业微信进行操作,完全符合大家日常微信的使用习惯,可以在“零门槛”的状态下直接使用。

  通过虚拟教研室,大家进行教学研讨、教学观摩、教学分享和教学反思。2022年,大学思辨英语虚拟教研室共举办了11期云教研活动,所有对思辨英语感兴趣的教师都能参与进来。

  “虚拟教研平台充分尊重教师学习和研究的主体性,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它可以完整记录教研过程,学习者可以在活动后自主安排时间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还可以将共同体成员短时间内召集在一起,极大方便了教研活动的开展。”张莲告诉记者。

  北京外国语大学专用英语学院院长侯俊霞教授的另一个身份是“‘一路同行’西部高校大学英语虚拟教研室”掌门人。那是2018年,她在援疆工作时,看到当地高校英语教师面临非常严峻的挑战——许多学生入学时英语零起点,还有很大比例的学生成绩不及格。繁重的教学任务让他们没有精力搞科研,职业发展受到影响。于是,她牵头成立了教研共同体,让教师以互助的方式提高教科研能力。

  回到北京,因为有了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这个共同体从线下发展成线上,最开始是北京外国语大学和新疆大学两校合作,再到五校联盟——邀请了西藏大学、青海师范大学和内蒙古工业大学,再到九校教研——宁夏大学、大理大学、湖南大学和北京语言大学也加入进来,九校共同开展虚拟教研室建设,服务西部教师发展。

  对侯俊霞来说,“一路同行”也是一份爱的传递。高中时失去父亲的她,忘不了求学路上那些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所以对身边有困难的人,侯俊霞总觉得“自己有责任为他们做些什么”。

  除了帮助高校教师,侯俊霞还常常到新疆乡村中小学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到当地中小学英语师资十分薄弱,但学生渴望学习英语。于是,她把中小学教师也拉入共同体,“只有中小学英语教学基础夯实了,我们在大学阶段的教学才能游刃有余,从容不迫”。

  侯俊霞一直记得一位前辈学者对她说过的话:“什么是学术?学术不只是推进学科发展、知识进步,更重要的是推动社会进步。真正的学术,要有一种使命感,特别是‘社会使命感’。你们要建的不只是一个西部教师学术共同体,还要扩大为人生共同体,为西部教师提供学术、教育和人生发展支持体系。”

  侯俊霞一直在用行动默默回应这一期待,而这份期待也成为学校的行动。北京外国语大学研发的“教师智能教育素养提升平台(BFSU-TDLDP)专门开设了援疆模块,提供最新信息化教学理论、方法和实践精品慕课,并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自主推送学习内容和测评练习,助力中西部教师专业发展。

  2021年9月17日,“教育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北京外国语大学试点工作总结交流会在北外举行,会上发布的《人工智能助推高校教师发展之北外倡议》引起强烈共鸣。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孙尧表示,实施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计划,旨在利用人工智能推动教师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深刻变革,为开辟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新路径提供新动力,为党育人,为国育才im体育。北京外国语大学在三年试点期间,为在全国层面推广探索了路径、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

  为什么试点选择了北京外国语大学?学校党委书记王定华的回答是,外语教学与教育技术有着天然的紧密联系,外语教育信息化可以说是中国教育信息化事业的先行者和重要分支。根据校史记载,北外有记录的教育信息化工作,可以追溯到1950年北京俄文专修学校和外国语学校时期。当时学校使用钢丝录音机、唱片机、幻灯机进行外语电化教学和外语教学资源建设,利用简陋的设备筹建了全校无线小时的俄文节目。

  正是看到了外语教学与信息化的特殊联系,王定华带领学校先试先行,探索出以“创建智能教育环境、提升教师智能素养、创新教师发展模式、优化教师数据管理”为“四轮”驱动的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模式。

  以优化教师数据管理为例,如何对智能教室数据进行采集、整理、展示、统计、分析、研究,如何运用管理大数据为教师画像,对教师进行有效评价和管理,不仅是北京外国语大学面临的新课题,也是许多学校面临的难题。为此,北京外国语大学人事处副处长、教师发展中心执行主任姚金菊和信息技术中心主任杨红波沟通了多次,最终两人达成共识——推动更多人用起来,只有更多的人拥抱新技术,才有接下来的一系列可能。

  “我们给予教师充分的自主权和尊重,没有‘强制’,更多是引导。”为了让教师能够更快更多了解新的设备和功能,杨红波带领信息技术中心多次组织全校教师“参观”最新的智能教室,在参观过程中安排讲解和体验,用良好的体验带动教师的主动参与,同时第一时间收集教师的建议和意见,及时反馈和改进,并进行了一系列“微创新”。

  就在去年,信息技术中心发现一些教师使用智能大屏自带的白板笔体验感不太好,需要固定一个角度才能在大屏上“写字”,一天下来手腕酸疼,部分教师往往选择不用或少用,长此以往课堂效果就会打折扣。为此,信息技术中心从教师核心需求出发,多次讨论和试制了多个样品,专门研发了专利产品“数字粉笔”,发给学校每一位教师,让他们使用智能大屏可以拥有像“使用粉笔”的体验感。部分教室安装了语言实时转写系统,实现中、英、日、俄等多种语言同步转写,促进国际化教学和教师教学反思。

  现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在教育部试点工作推动中,还探索出以大小屏双屏互动,加上“云中控、云录播、云管理”的北外特色智能教室建设方案,适应教师板书书写、PPT讲解、分组讨论、远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同时运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多种技术,推动北外以小班教学的特色教学模式,促进众多骨干教师以智能教学环境改造为契机进行教学改革,取得了丰硕成果。

  “当智能设备不够智能的时候,勉强推广会造成传统优势的丢失,而当智能设备足够智能,传统教学手段与新技术就会有机结合,教师智能素养会大幅提升,成为教师发展的双翼。”杨红波告诉记者。

  这正是北京外国语大学为什么在2018年就启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的最大背景。“面对时代强音,每一位教师都要顺应科技大势,拥抱前沿科技,积极推动、参与、共享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成为学生学习的陪伴者、动力的激发者、情感的呵护者,促进教育变革,服务伟大梦想。”王定华说。

相关新闻
HTML地图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