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客户端郑州6月4日电 “在新华社做记者是一种怎样的体验?”6月2日,“新声无限——新华社进校园”活动在郑州大学举行,新华社河南分社副总编辑张兴军与郑大师生面对面交流,分享他在新闻报道工作中的经历与感悟。新华社向学校赠阅了《参考消息》数字报,帮助学生拓宽国际视野im体育,助力学校“大思政课”建设。
新华社河南分社分党组成员、副社长杨明杰,郑州大学党委副书记吴宏阳等出席活动并致辞,郑州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厉励主持,学校200余名师生参加活动。
吴宏阳感谢新华社长期以来对学校事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对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校园文化、社会服务等给予广泛报道和宣传推介,有效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美誉度。希望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充分发挥双方优势,深入推进合作,培养更多高素质、全能型、国际化的新闻人才。
杨明杰回顾了新华社的光辉历程,介绍了新华社职能以及“新华社进校园”活动的背景及开展情况。他表示,继2021年“新华社重点报刊进校园”活动后再次来到郑州大学,希望与学校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新华社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助力院校和教师充实“大思政课”资源,实现社校协同育人的目标。
在专题讲座环节,张兴军以《从“新”出发,记录时代》为题,分享了自己作为一名新华社记者在国内和驻外采访时的经历,并就同学们提出的“成为一名驻外新闻人,应该做好哪些准备”“作为重任在肩的新时代新闻学子,需要培养哪些精神品质”等问题给出自己的见解,鼓励同学们多看新闻多读报纸,培养自己的探究欲、现实感、同理心和想象力,用开放的状态去感知世界、感知时代。现场气氛热烈,不少同学表示,通过参加此次活动,拓展了国际视野,提升了思想境界。
活动现场,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河南中心为现场师生派发了《新华每日电讯》《半月谈》《参考消息》等新华社重点报刊,并向郑州大学赠阅500份《参考消息》数字报,帮助青年学子更加了解新时代的中国,更加了解国际形势。
“新华社进校园”活动是新华社进一步做好青年工作、培育时代新人的特色实践,迄今已覆盖全国300余所高校。2023年,新华社将继续举办“新锐青年说”等广受高校师生欢迎的品牌活动,创新推出“职面未来”短视频创作邀请赛等活动。同时,新华社还将与高校共同打造优质思政教育平台,并为高校提供全媒体传播服务,提升高校的品牌美誉度和形象传播力。
郑州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部省合建”高校,是一所理、工、医、文、史、哲、法、经、管等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大学,现有在校学生7万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