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体育·(中国)平台

集团新闻

im体育“改了名字我们就是一流大学了”

发布日期:2023-04-30  来源:

  im体育分不清也不是你的问题,因为这些校名难说得上有什么传承。东华大学改名前叫中国纺织大学,西华大学的前一个名字是四川工业学院,南华大学是由中南工学院和衡阳医学院合并而来,北华大学的出身就更多元了。

  中国高校的名字缺乏继承性,与高校热衷改名有关。每年在教育部网站公示的新校名都有几十个,不时还会有高校为了校名的归属权吵起来。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名单,截止至2017年5月底,中国共有1243所本科院校(不含港澳台)。其中,794所高校在1981年后至少改过一次名字,改了两次、三次名的学校也不在少数,而剩下的学校里,还有324所是在1981年后才成立的。

  以教育资源大省江苏为例,2017年时,该省共有77所本科院校,而自1981年后没改过名的,只有南京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和南京体育学院3所院校。

  至于校名怎么改,基本可以分成四类:一是升级换后缀,如学院改大学;二是独立院校变动,与母体学校脱钩;三是改更换地域名;四是更换专业名。

  从学院升大学,或是从职业学院升为学院,是很多学校追求的目标,毕竟它最能彰显办学实力。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无论是全日制大学,还是高等职业学校,都有相应的设置标准。

  如称大学的,须满足“在文科、政法、财经、理科、工科、医药等八个学科门类中,以三个以上不同学科为主要学科;全日制在校学生计划规模在五千人以上”等等条件。

  天津师范学院在1982年升格为天津师范大学时,时任校长李继之在庆祝会上说,学校经过多年苦心经营,早已摆脱了“底子薄、条件差”的情况,更名为天津师范大学“名正言顺”。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被誉为“中国医学殿堂”,1959年就名字里带“大学”。但在2007年时,为与清华大学合作办学,这所学校更名为“北京协和医学院”,直接进入了“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行列,获得了丰富的教育资源。

  地域名怎么改?自然是愈大愈好。能用河南不用郑州,能用华北不用河北,能用中国更好不过。

  如果学校实力有限,难以申到省名,那就用地区名,“川北”肯定比“南充”大,“湘南”肯定“郴州”辨识度高,总之不能“偏安一隅”。

  为了让校名看起来高大上,高校也是充分运用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既然“华东”、“华北”等门槛高,竞争激烈,那就调个个儿,去申请“东华”、“北华”。例如在2000年,中南工学院和衡阳医学院合并,新校取名为南华大学,英文名很霸气: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

  至于为什么还有学校会调小地名,主要是为了优先提升学校层级,更小的地名有助于通过,也避免和别的学校名字撞车。不过,还有一些特别的情况。

  2003年,北方交通大学改名为北京交通大学。从北方到北京,地域是小了很多,但名气不降反升。因为北方一词的地理概念太大,看不出来学校在北京。

  作为首都,北京两个字就是高校的金字招牌,北京高校的资源和其他地区同宗同源的高校相比,也是天差地别。

  北平师范大学曾因抗日战争西迁至兰州,抗战胜利后,部分师生返回北平复校,成为如今的北京师范大学,留在兰州的则是今天的西北师范大学。

  虽然曾经同在教育部直属的全国6所重点高等师院校中,如今北师大贵为“985工程”高校,西北师大却只是省属重点。

  由于高校有综合性高校和专业性高校之分,校名中带有专业名是专业性院校起名的通则,如某某师范大学、某某矿业大学。但1981年至今,im体育很多专业性高校都在更换他们的专业名。

  其中,一个最显著的趋势就是删掉专业名。从1981年到2017年,共有143所高校抹去了自己的专业名,而这其中,有112所是师范院校。

  如此多的高校不安于师范院校的定位,令教育部不安。于是,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明确表示,“十三五”期间,现有的181所师范院校一律不更名、不脱帽,聚焦教师培养主业。

  理工、科技、财经这些专业名十分热门,近乎每个省都有一所或几所理工大学。例如在湖北,就有6所本科院校名字带有“理工”。甚至还有岳阳师范学院改为湖南理工学院这样的跨学科改名。

  1949年后,中央各部委都兴办起自己的特色学校,出现了一大批“地域名+专业名”的高校。但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一些部委自身被撤并,很多部委所属高校都被划归到地方。由于地方政府资源有限,转型高校的经费和地位也大不如前。

  西南政法大学在被划到地方前,就曾是司法部直属高校。据报道,该校领导曾在学校“下放”前夕,到北京求“收留”,但“教育部不要,司法部不要,公安部不要”。

  这之后,西南政法大学收到的财政拨款大量减少。这所中国法学界曾经的“黄埔军校”,甚至没有进入“211工程”。

  而那些原属于纺织工业部、煤炭工业部、粮食部的高校,也纷纷随着部委自身的撤并消失,改头换面,力求不落伍于时代。

  南京财经大学的前身就是隶属于粮食部的南京粮食学校。1982年,粮食部并入商业部之后,南财通过2次改名,成功转型财经大学,录取分数线也扶摇直上。

  如果说高校划归地方开始推动了八十年代后的高校改名,那么上世纪末开始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则点燃了全国高校改名的激情。

  同济大学学者吕健通过研究发现,改名能推动招生规模的增长,而且还会在省际间形成学习示范效应。华中师范大学的改名就是受其他学校改名影响而改的。

  根据该校时任校长章开沅在《南方周末》上的回忆,尽管当时不觉得“学院”就代表水平低,但还是因为“学院”二字而在教育部门编制的高校名录上排名靠后,影响到了招生,最终不得不改名。

  这也是为何高校中“985工程”高校校名最稳定,“211工程”高校其次,普通高校校名稳定性最差的原因。

  由于已是满级,“985工程”、“211工程”高校自然不会轻易变更校名。而普通高校尚在升级打怪阶段,往往会陷入“要成名校,先改校名”的怪圈。

  已经声名在外的高校,对自己的校名也是保护有加。除了泸州医学院和华西医科大学的争端,上海对外贸易学院试图更名为“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时,引发了远在北京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生的强烈不满。

  一些愤怒的贸大学生建议本校申请改名为“中国对外经贸大学”,只有这样才能接受上海对外贸易学院改名。

  此外,一些高校的办学思路也在变化,如在师范不好就业的背景下,众多师范类高校开始谋求向综合性大学转变,校名也随之改变。湖北大学在1984年改名之前,名叫“武汉师范学院”,改名之后,乍听之下,似乎和湖南大学并驾齐驱。

  吕健的研究还发现,不管办学层次是否真的提高了,只要改了名,学校的教育经费支出就一定会增加。这恐怕也是学校甚至是地方政府部门积极推动高校改名的原因之一。

  而这类高校,基本是各专业类院校中的领跑者。1981年以后,全国共有10所高校升级为国字头大学。

  而在这10所高校中,改名次数最多的,当属中国计量大学。这所以质量检验检疫为特色的学校,在1981年后,共更名4次。从杭州计量学校升格为杭州计量测试专科学校,同一年又改为杭州计量专科学校,之后升格为中国计量学院,并于2016年再次升级为中国计量大学。

  还有一些本是国字头的学校,却去掉了“中国”二字。除了北京协和医学院这样硬气的学校外,也有断臂求生的情况。

  中国煤炭经济学院改名,就属无奈。因为带有“煤炭”二字,2001年招生时,山东经济学院的录取最低分比该校第一志愿的最高分还高。

  为了甩掉“煤炭”这个包袱,该校按教育部最后批示——“留‘中国’留‘煤炭’,去‘煤炭’去‘’中国’”,改名为山东工商学院。

  山东工商学院不得已放弃的国字头,如今也越来越稀有。“十二五”开始,教育部明文规定高校更名不能再冠以“中国”、“中华”、“国家”字样。这让一些专业类强校有些无奈。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被誉为“中国气象人才摇篮”,在2015年时,传出欲更名为“中国气象大学”。但错过了之前的抢名大潮,又遇上了国字头改名通道被关,南信大的同学现在也只能在校园里自称为“中国气象大学”。

  最有名的例子,就是百年川大。1994年,四川大学与成都科技大学合并,为此将校名改为四川联合大学。但这个校名难以得到社会的认同,马上给学校带来了不利影响。于是,学校又在1998年把名字改回到四川大学。

  虽然人们常拿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只是学院,来嘲讽中国高校改名的热情。却不知这股改名之风已经刮到了太平洋的对岸。一些美国高校已将社区学院改名为州立学院,将州立学院改名为大学,为的是招揽中国留学生。

  葛兆光:大学不是养鸡场,不是歌舞厅,不是股票交易所,它是传授知识和保存理想的地方

  中国社会学:从本土化尝试到主体性建构——纪念中国社会学重建40周年学术研讨会

相关新闻
HTML地图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