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体育·(中国)平台

行业新闻

清镇市关于建设中等职业技术学im体育校 促进中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报告

发布日期:2023-07-14  来源:

  职教城大部分中职校纷纷升格为高职院校,中职教育逐渐成为我市职业教育发展大局的短板。为促进我市中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实现中高职互补,为我市经济社会长足发展不断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有效解决我市

  职教城规划入驻院校19所,15所院校实现招生办学,在校师生约12万人。这15所招生办学院校中入驻时有11所中职,在校生规模约为60000人,截至目前已有9所升级为高职,只剩清镇职校(清镇市直属中职校)、贵阳市经济贸易学校2所中职校。

  清镇职校是我市直属唯一一所中职学校。学校设有汽车制造与检修、动漫与游戏制作、计算机网络技术、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美发与形象设计、美容美体艺术、客服管理7个专业,现有学生1097人,专任教师54人(在编39人,外聘15人),学校校园占地面积49亩,建筑总面积13136平方米,办学最大规模1000人。

  1.多次荣获省市荣誉。近年来,先后荣获技能大赛省级二等奖2次,市级一等奖7次;文明风采大赛一等奖4次,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1次,科技大赛一等奖1次。学校“传统文化之德行教育”顺利通过省级精品课评审,同年获评贵阳市社区教育“终生学习品牌项目”。2021年在贵阳市30余所中职校数千名学生参加的“贵阳市2021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5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17个。包揽2021年清镇市“天盛源”杯汽车车身修复赛项的一二等奖。

  2.不断推进职教改革。一是开展“普职衔接”“普职互通”试点改革。2020年来有265名有辍学倾向的初中学生进入“普职衔接实验班”学习,46名初中毕业生进入“普职互通实验班”学习(18名学生顺利转入普高学籍);2021年98名初中毕业生进入“普职互通实验班”学习,形成了我市中职招生和“职教控辍”的新局面im体育。二是开展内涵提升改革。从2020年起开始实施“学校四化”(学生管理军事化、教育教学目标化、学生业余生活社团化、营养膳食均衡化)改革,现已初见成效,得到家长及社会各界一致好评。三是积极推进中高职协同发展。依托职教城优势资源聚集的优势,目前已与贵州财经职业学院、贵州电子商务职业学院达成中高职协同发展协议,协同发展工作正有序推进中。

  3.深入开展非学历技能培训。积极配合人社、农业等部门开展SYB、育婴师、保育员、农村技能人才、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复退军人培训等职业技能短期培训,近三年,总计培训2040人次,有效助力我市脱贫攻坚。

  我市中职校办学规模小,学校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均严重不达标,教学及实习实训设施设备落后、陈旧老化,师资配备相对不足,特别是“双师型”师资差距较大。最大办学规模1000人。根据《贵州省中职强基工程项目建设实施方案》,离中职强基工程项目学校3000人规模的达标条件差距较大。

  当前男女生合住一栋宿舍楼,存在消防等安全隐患;二是学校设施设备老旧,实训室全部为板房,部分板房严重老旧,存在安全隐患。

  学校最大办学规模1000人,现有在校生818人,贵阳市下达的招生指标任务为500人,2022年招收学生将面临无教室可用的尴尬。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职业教育特别是中职教育在经济社会及整体教育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1.国家领导高度重视。2021年4月12日至13日,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召开,习、总理均作出指示批示。习的重要指示指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大制度创新、政策供给、投入力度,弘扬工匠精神,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社会地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

  2.国家、部、省职教政策文件密集出台。一是国家层面文件。2019年1月24日,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2021年10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二是部省文件。2020年9月16日,国家九部委“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农村部、国务院国资委、国家税务总局、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印发了《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教职成〔2020〕7号)。2021年9月7日,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印发《贵州省整体提升教育水平攻坚行动计划(2021-2030年)》。2021年11月18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关于做好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学士学位授权与授予工作的意见》(学位办〔2021〕30号)。2021年12月9日,教育部、贵州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了《教育部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技能贵州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黔府发〔2021〕30号)。

  3.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作为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相辅相成,同等重要。随着国家职教本科、职教高考等职教政策的落地,“文化+技能”将成为应用型本科、职教本科的升学考核模式,中职教育在国民教育中的地位将愈加凸显。“初中→中职→职教本科(应用型本科)”教育将会成为愈来愈多学生及学生家长的选择。高质量高水平发展好自身县属中职学校,有利于我市在未来教育强市中抢占先机,有利于我市经济社会及整体教育水平发展,同时也为未来我市部分普高转型为综合型高中做好铺垫!

  中职教育属于高中阶段教育,按照教育部“坚持普职比大体相当”和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相关要求,未来5年我市初中毕业生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2022年初中学生毕业6069名,2023年初中学生毕业7645名,2024年初中学生毕业8541名,2025年初中学生毕业8347名,2026年初中学生毕业近万名,即从2022-2025年,每年进入中职学校就读的学生将从3000左右上升到5000名左右,随着我市人口的增加,就读中职的学生数随之上升。加之职教城院校中职学段的停招和萎缩,清镇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作为我市唯一一所公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将是我市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保障。

  一是精准兜底招生,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接受9年义务教育后全部能升入高中阶段继续学习,努力实现“一户一人一技能”,确保“职教一人、就业一个、脱贫一家”落到实处;二是精准兜底培训,对我市贫困劳动力全员培训、农村技能人才培训、残疾人培训、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复退军人培训等各类短期培训起到兜底作用,确保我市各项培训任务的顺利完成,助力乡村振兴。三是实施本土技能等级鉴定,随着“技能贵州”建设的推进及“1+X”证书制度的实施,我市职校技能鉴定中心将为县域技能培训鉴定提供兜底保障。

  深化“普职衔接”改革,中职学校和初中学校相衔接。针对“初中学生因厌学及学业困难,学校动员返校后留不住、学不好”这一控辍保学的痛点、难点,“普职衔接实验班”为这部分学生提前开展劳动和职业技能教育,有效实现“职教控辍”,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根据《贵州省整体提升教育水平攻坚行动计划(2021--2030年)》,提升人均受教育年限将是我省未来一段时间整体提升教育水平的主要目标之一,建设技能鉴定中心,探索“1+X”证书试点,开展“职业技能学历双提升”培训,以我市自身职校为依托,整合职教城优势资源将确保我市相关指标任务的完成。

  学校紧紧围绕地方经济实际开办升学类专业和就业类专业,升学类专业主要向职教城优质高职院校输送生源外,就业类专业主要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人才。近三年,共计培养中职毕业生774人,其中升入高职院校深造105人,实现对口就业 622人,自主创业47人。

  我市职校作为清镇市社区教育指导服务中心,为清镇市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城市建设、促进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提供支持服务,现已指导帮助我市青龙山街道办事处、巢凤街道办事处、滨湖街道办事处、站街镇等5家单位成功创建为贵阳市社区教育试点单位。

  我市自身职校在整合我市职教资源中可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通过中高职协同发展(“中高本”协同发展),探索“职校+院校”模式,可有效整合职教城资源。通过“普职衔接”、“普职互通”改革试点,打通“初中-中职”,“中职-普高”之间的办学壁垒,实现资源优化互通共享。

  根据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的相关文件要求,到2025年,保留的县级中职学校和参与中高职“协同发展”的100所中职学校(清镇职校是其中之一),办学规模必须达到3000人以上。

  加大经费投入,强力推进新校区建设。我市迎接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创建复检验收时,专家组强调:要进一步加快清镇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新校区建设进度,补齐县域职业教育发展短板。建议按照国家、省、市不低于3000人规模的建设标准,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快审批建设进度,选址如果能在清镇职教城范围内,将更有利于和职教城院校的协同发展、互动和资源共享,使我市职校在民生领域发挥出更大的积极作用。

相关新闻
HTML地图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