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体育·(中国)平台

行业新闻

南安一中im体育:数字化推开学校转型之门

发布日期:2023-04-26  来源:

  “刚上讲台时,担心学生知识掌握不扎实,一股脑儿都想给他们,备课时就像‘无头苍蝇’找不准重难点。”福建省南安第一中学初中部教师陈娇凤回想起那段时光有点无奈。“但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就不一样了,智能教学系统让我及时掌握学生学习状况,可以有重点地做好备课和作业布置。”

  工作5年的陈娇凤借助信息技术手段逐渐找到自信,也成为学校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受益者。

  如今已退休的南安第一中学党总支书记陈兴利还记得1984年第一次走进校园,信息化气息扑面而来。“从20世纪80年代的电化教学到90年代建设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从2010年建设‘智慧校园’到如今打造全新升级的‘教育数智大脑’,学校始终站在教育信息化改革的潮头。”

  “不要用落后的观念培养未来的孩子,对于学生来说,课堂上、学校里就是要培养适应未来的能力。”2021年9月上任的福建省南安第一中学校长王志红同样锚定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契机,从构建“教育数智大脑”到校园数字系统的全方位使用,南安第一中学借助信息技术完成一次次华丽转身,也为新时代背景下学校教育转型提供了生动样本。

  现已退休的南安第一中学原教研室主任、化学特级教师戴南阳清晰地记得,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南安第一中学就开始依靠电视机、录音机、收音机以及幻灯投影仪等进行辅助教学,改变了“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个人口若悬河,一群人默默无闻”的传统教学方式。

  1983年,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当时学校管理团队敏锐地意识到,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的制高点,南安一中作为省级重点中学,理所应当要抢占这一制高点。

  随之,南安第一中学成立了“电化教育领导组”,着手进行电化教育规划,成为当地首先推进“三机一幕”进课堂的学校。进入20世纪90年代,时任校长杨宏毅提出大力发展计算机教育的设想。

  彼时,计算机还是罕见的设备,有教师将信将疑,认为开设计算机课会影响成绩;望子成龙的家长担心这会分散孩子学习精力;有人则算经济账,计算机设备耗资巨大,投入与产出比得不偿失……问题接踵而至。

  改革进入僵局时,一位热心的华侨得知后,出资建设一座占地面积3612平方米的电教馆。此后,学校又千方百计克服困难,添置了现代教育装备,并成立了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教师的观念和水平是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基础。面对现代教育技术这个全新的课题,学校制订了“速成式”与“长远性”相结合的教师培训计划,编制《南安一中教研简讯》刊登信息技术知识、课件制作方法,还发动教师积极参与学科资料库建设。

  “我的第一篇论文题目就是《录音磁带在教学中的运用》,当时学校总结了‘运用信息技术推进教育现代化’‘建网、建库、建队伍’等经验,一些媒体进行了宣传报道。”戴南阳回忆道。

  多媒体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为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创新精神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1998年,南安第一中学开设了“多媒体计算机与网络技术”选修课,让学生浅尝网上冲浪的滋味。2001年学校开设了“光盘制作”劳技选修课,以满足学生不断成长的需求。2003年以来学校开设“网页制作”“电脑多媒体创作”“计算机语言程序设计”等选修课,不断提升学生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能力。

  不仅如此,作为全市信息技术教育的窗口,南安第一中学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每学期举行一次“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观摩周”,通过“完中结对校”“溪美教研片”活动与周边学校交流,解决信息技术教育中的疑难问题。

  “从育人角度来看,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是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学生数字素养的有效途径。”即使已经退休,陈兴利一直关注着学校的信息化发展情况。

  担任南安第一中学校长后,王志红有一次到九牧卫浴5G灯塔工厂参观。看到偌大的生产车间很少有工人在工作,取而代之的是成千上万的机器手,深受震撼,“南安第一中学有利用信息技术助推学校发展的‘基因’,现在如何让信息技术与课堂深度融合,这是时代命题,也是我们积极寻找的答案。”王志红说,“想都是问题,只有做才有答案”。

  在南安第一中学初中部七年级数学课上,教师陈清池轻轻滑动手指,电子白板上就显示出全班学生关于一道选择题的正确率、差错率以及没有给出答案人数的统计,结合这些数据,陈清池会有针对性地开始讲解。

  这样的场景在南安第一中学的课堂已是常态。与其他信息技术产品不同的是,这样的操作不需要人手一个电子产品,学生仅凭手中的一支笔就可以实现实时上传、im体育教师随时提取,就像有学生说的“我们手里都有一支‘魔法棒’”。

  原来,自2022年起学校给每个学生配备了一支智能笔,这支笔看起来与普通笔并无差别,但当学生在纸面上书写时,科技赋能的优势就显现出来:学生以智能笔为终端,以传统方式完成纸质练习和试卷,正确率、答题时长、关联知识点等数据就能被无感采集和分析,教师能实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解题思维过程等动态学情数据,并及时给予针对性、个性化辅导。

  “只要有书写,教师就能随时掌握我们的学习状态。不像传统课堂,老师站在讲台上仅凭经验大略估计学生答题情况,像‘盲人摸象’。”高一(7)班学生卓瑞杰对这样的课堂充满了好奇。

  在上高一物理《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一课时,教师黄文博在电子白板上随意调取一位学生“画出位移和速度关系的矢量关系图”的资料,电子白板上就能还原学生的作图轨迹和作图过程,比如受力分析、运动的合成分解等,还可以纠正轨迹的顺序。

  这也是引发“卓瑞杰”们的好奇所在,教师不仅可以掌握学习情况,还可以还原思考过程,“某一个知识点的卡顿、疑惑都能暴露出来,让学习真实可见。”高一学生黄育鑫说。这也是精准教学中解锁学生思维瓶颈的关键一环。

  “通过智能笔及后台庞大的分析系统,将学生学习全过程的动态数据和思维过程无感化采集、数字化印证,自动生成一生一像的精准学情画像,实现了精准作业、精准讲评、精准辅导、精准管理等一系列精准的教与学活动。”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和优化,王志红越来越有信心。

  在学生人手一支“魔法棒”的同时,学校通过集体备课研发“三单”,集智聚力打造分层次、有梯度、符合学生成长需求的课堂教学载体。“三单”,即驱动单、责任单、任务单,驱动单是围绕学生学情设计问题,在课前预习中即时收集学情数据,归纳学生问题类型及原因分析;责任单承续驱动单的问题及归因,课上搭建学习支架,将知识情境化、任务化;任务单是在驱动单、责任单基础上,针对学生课前、课中表现以及课程目标达成效果,甄选、改编或创设情境化作业,发展学生情境化、任务化背景下的学习能力。

  有了“三单”、智能笔等,王志红带领学校管理团队借助信息手段融合小组合作、体验式、项目化等学习方式,支撑起学校的“行知课堂”,从传统课堂的“千人一面”走向数字化转型的“多维画像”。

  改变意味着要打破舒适区。“最初推进‘行知课堂’时,课堂上习惯讲授的我们,总觉得无所适从。”历史教师黎小燕的话道出了许多教师最初的困惑。

  信息技术的运用不是要替代教师,用不用、如何用应从课堂教学需要出发。南安第一中学一直提醒教师不能在应用教育技术手段过程中淹没自己的教学特色,摒弃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长,进入“物驾驭人,人服务于物”的误区。

  “‘行知课堂’上,学生的参与感和主体意识增强,这就需要教师随时根据学情和数据反馈调整思路,对知识进行加工和取舍。”高中部地理教师尤凯丽颇有心得地说,“这样的课堂对我来说是一个挑战,也蕴藏着成长的机会。”

  有了数字化“行知课堂”,王志红仍不满足,“要让学生在校园随时随处感受到数字信息与自己产生链接”。

  因此,学校从2022年初全面升级教学设施、科研设施和公共设施,促进学校物理空间与网络空间一体化建设,包括在全校范围升级改造网络基础建设、为每个班级更换兼具丰富教学资源的教学一体机等。

  为了让教师在课堂上随时获取便利的资源支持,学校又引进华为智慧屏以及C30教学辅助系统、智学网等,形成了“1+1+N”智慧教学支持系统,让信息技术助力课堂教学改革走深走实。

  有人问王志红,初任一所优质学校校长便作出这么大的动作会不会有顾虑。他说:“南安第一中学学生的自学能力很强。既然这样,何不放手让孩子自己学,高阶思维、关键能力是通过沉浸式学习一天天累积起来的。”王志红不但没有担心,反而在师生那里找到了信心。

  今年55岁的陈清池是使用智能笔开展教学的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许多教师容易犯新技术恐惧症,但年龄不是借口。”正是有了陈清池这样的教师的支持,学校管理团队坚定了前行的步伐。

  但学校还不满足于此,通过与相应技术团队多次交流讨论,共同制定“一机制、四中心、六平台、N应用”的“教育数智大脑”蓝图,为学生营造数字化全场景的支持体系。

  同时,南安一中与中国电信签署智慧校园战略合作协议,通过学生佩戴、使用定制化的智慧手环进行运动健康、睡眠、身心安全、校园消费、场馆预约、图书借阅等动态数据综合采集,自动生成学生的校园生活画像,提升家校共育效率和学校现代化管理水平。

  “智慧校园与学校教务处的学生管理、学籍卡管理、学分认定、选课系统、高考选科、任课排课、实验室管理等多个子系统相融通,相对以往的纸质管理大大节省了纸质和时间成本。”教务处主任赵世亮说,“如学籍管理卡,以前学生的个人信息、学科成绩等都要逐一登记,学生数多、信息量大,班主任工作量巨大,且每学期还要重复一次。”

  如今,南安一中有“两区一分校”,学生人数超过5000人。覆盖全校的网络基础建设成本、硬件成本所需资金较大,单靠政府投入很难满足学校发展需求。

  “通过政府投入、社会捐赠和学校筹凑等办法,促进学校物理空间与网络空间一体化建设。”王志红说,“‘教育数智大脑’需要政府、学校、企业共同携手、多方参与,形成良好的智慧教学建设氛围。”

  这也是学校管理团队有智慧、有策略的一步,不给学生增加负担,让学生成为教育数字化发展的受益者、享受者,这也成为减少学校改革阻力的关键一招。

  “信息技术是为更好地服务教育,而不能让技术牵着鼻子走。”刚参加工作的生物教师吴佳琦说,“接受新事物是未来教师专业成长的趋势,信息技术是为我所用,而不是成我所累。”

相关新闻
HTML地图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