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小屋”里,一缕轻柔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咨询桌上,坐在心理辅导老师对面的张同学露出会心的微笑。
“这次中考模拟考试成绩下滑了,心里挺着急。得到老师的开导与鼓励im体育,感觉又找到了勇气,谢谢您。”正在读初三的张同学如释重负地说。
鹤峰县是一个仅有22.4万人口的山区小县。1.6万余名学生,1600余名教师,38所中小学校分散在崇山峻岭间。当地外出务工人员多,学校留守儿童占比曾经达到50%。
近年来,该县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以关爱学生为出发点,聚焦阵地建设,打造专业师资,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体系,深入推进心理健康护航工程,助力青少年成长。
一张张舒适简洁的沙发桌椅,一盆盆争奇斗艳的百合花花……走进鹤峰县思源实验学校的“亲情小屋”,交流谈心室、沙盘游戏室、情绪宣泄室等心理健康教育拓展区清新淡雅。
“室内的环境特别让人感到轻松,而且对于个人的隐私保护得很好。”四年级学生小静(化名)说。
该校校长易爱民介绍,“亲情小屋”实行定制服务,由专业老师对有需求的孩子进行心理辅导。
早在2013年,鹤峰县就启动了“留守儿童关爱工程”,各中小学校建起“留守儿童之家”,建立“单位帮扶学校、领导干部帮扶留守学童”的帮扶机制,形成“政府主导,社会企业、爱心志愿者全民参与”的工作格局,各校还配备女副校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2016年,全县38所中小学校按照标准打造“留守儿童之家”升级版,除了配齐电视机和视频通话设备外,统一配置隔断,设立私密交流、游戏等空间,全覆盖建起“亲情小屋”,面向全体学生开放。
场地升级,服务面扩大,专业师资却远远不够。怎么办?鹤峰县坚持内部造血,有针对性地加大教师培训力度。
“这次培训不仅让我认识到当前心理健康教育的迫切性、重要性,更好地指导我今后的工作,而且让我成为一名有证的心理教师。”4月12日,在参加全县心理健康教育专项技能培训后,鹤峰县实验小学德育副校长向华高兴地说。
此次培训由鹤峰县教育局、县卫健局联合举办,委托武汉华同健康管理职业培训学校承办。在为期3天的培训中,授课老师采取线上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围绕心理健康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技术、课堂案例训练等方面进行系统解读,帮大家宏观了解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总趋势,提升教师服务学生的能力。参加培训的26名心理教师经过鉴定考试,均取得心理健康指导专项能力证书。
该县教育局基教股股长徐良介绍,近2年,全县举办了3期心理健康培训班,邀请湖北经济学院、专业培训机构的专家送教到“家门口”,培训专业教师240人。
此外,该县各中小学通过校本培训的方式培训教师1000余人,全县教师教学能力、咨询服务能力、组织管理能力都得到有效提升。
鹤峰县五里乡潼泉小学教师雷丽是该县心理健康教育团队的“领头羊”。她十分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每年除了参加全县统一组织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外,还自费参加业余教育,取得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证。
目前,该县各中小学校按照至少1人的标准配备了专职心理教师,兼职教师500余人。同时,对所有学生进行了心理状况普查,建立“一生一档”心理成长档案。5所试点学校引进“心灵广雅”心理健康教育智能辅导系统对学生进行心理评测,建立台帐75人,落实包保教师65人。
“上身保持稳定,有力扭动臀部和髋关节……”5月11日,鹤峰县五里乡潼泉小学大课间,雷丽与班上的孩子们一起玩起呼啦圈,队伍中间有一名特殊女生笑得特开心,丝毫看不出她患有唐氏综合征。
在雷丽的工作日志上,记录着这名特殊女生的学习与生活情况:智力水平远远低于正常学生,学习跟不上,生活不能自理,甚至在上课时会莫名其妙地跑出教室。为此孩子的母亲压力很大,经常崩溃,一旦崩溃了就不送孩子上学。于是,雷丽将自己的专业知识不仅用在学生身上,也对妈妈进行了家庭治疗,经常与她微信交流,鼓励她战胜自己的心理,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全程指导她如何与孩子相处。如今,学生及家长都变得阳光自信。
“给家长一剂‘良药’,架起亲子沟通的‘心桥’,这是‘家校共育’的首要目标。”雷丽说。
在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鹤峰县将“家校共育”工作结合在一起,构建起学校、家长、社会“三位一体”的格局。
各中小学校设立了家长委员会、家长讲堂,定期开展“校园开放日”活动,鼓励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工作。在城区建起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为县直学校的学生和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心理健康咨询、生涯规划等系列服务。该辅导站投入使用以来,已帮助近百名学生和家长解开“心结”。
各中小学校将每年3月和10月定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开设了心理辅导课,发挥黑板报、宣传栏、校园广播等阵地作用,利用班团队、节日、社会实践等多种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心育活动。
与此同时,鹤峰还建起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主题的“家长网校”,线上宣传普及家庭教育、家教家风和传统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帮助家长掌握正确的心理疏导方法,形成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